9月16下午,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第四期采风踩线活动走进钟灵毓秀、人杰地灵的沂河之源—美丽的沂源县。(摄影 徐建彬)
沂源历史悠久、文化璀璨、人杰地灵、生态优良。当天下午采风踩线团一行先后到六一八战备电台旧址,朱彦夫党性教育基地、燕崖镇朱家户进行了考察。(摄影 徐建彬)
六一八战备电台旧址景区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,原为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台,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战备电台。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适应国防需要,由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将军亲自选址兴建的,海拔高度400米,相对高度200米,占地面积229亩,发射功率50千瓦,能够覆盖淄博、临沂、潍坊、泰安等13个市县。(摄影 徐建彬)
电台机房设在山中坑道内,坑道总长470米,施工面积2820平方米。幽深的山中坑道、老式的广播设备、浓郁的军事战备色彩、神秘的洞中生活,成为省内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,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来到这里,探寻历史遗迹,缅怀峥嵘岁月,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。(摄影 徐建彬)
在朱彦夫党性教育基地,以朱彦夫同志英模事迹为核心,将事迹展馆与现场教学点进行串联,突出“学时代楷模、做合格党员”的党性教育作用,遵循“体现历史凝重感、体现朱彦夫同志工作生活年代的时代特征、体现社会发展成果、体现当地风土人情、资源特点”的原则,还原了朱彦夫同志工作、生活的真实历史足迹。(摄影 徐建彬)
新建700平方米的朱彦夫事迹展馆,布展面积400余平方米,展馆共分4个展区,以图片、文字、雕塑、微缩景观、场景还原、实物展示为依托,再现了朱彦夫同志带领父老乡亲顽强拼搏、战天斗地、全村旧貌换新颜的壮举。(摄影 徐建彬)
朱家户村2017年4月正式动工建设,从市级示范村50万元资金起步,以“粉墙黛瓦大红门,绿水红荷朱家户”为总体设计风格,以“乡村里的中国”示范片区中心村为总体定位。(摄影 徐建彬)
在2017年建设文化广场、生态停车场、河道治理、环境整治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,引入工商资本投资民俗,建成“朱雀桥畔”精品农家乐、凌霄轩高档民宿,朝着打造成为“乡村振兴,齐鲁样板”的目标前进。图为朱家户的民居。(摄影 徐建彬)
朱家户村的美丽乡村建设,立足“山好、水好、林好、果好、景好、人好”的资源优势,围绕“吃农家饭,住农家屋,走农家路,采农家果”的思路,打造成生态宜居、观光农业、生活美好、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。(摄影 徐建彬)